添“才”加“新”烹良藥 中藥飄香產業興
- A+
- A-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十四五”中醫藥發展規劃》,明確提出建設高素質中醫藥人才隊伍。近年來,為切實振興中醫藥產業,南城縣依托深厚的中醫藥文化底蘊,大力實施“建昌幫”和“旴江醫學”重振計劃,在引才育才用才上全面發力,匯聚人才智力資源,為南城中醫藥產業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甄選藥材,配制招才引智“強心藥”。該縣大力推進“剛性引才、柔性引才、項目引才”,實施人才獎勵政策,設立5000萬元中醫藥產業發展基金,為創新創業的中醫藥人才提供資金扶持、稅費優惠、購房補助等政策扶持;通過聘用等方式,“剛柔并舉”引進蔣青鋒、楊光、劉德文、武毅等4名中國中醫科學院研究所的杰出人才;建立中醫藥人才評價機制和激勵長效機制,為表現優異、貢獻突出的人才在評優評先、晉升職稱、資金獎補等方面開辟“綠色通道”,吸引帶動一大批高層次人才落戶南城。加快形成產業磁吸效應,聚焦打造“十億企業、百億產業”的中醫藥產業目標,搭建校企合作平臺,先后引進百神昌諾、同善堂、潤邦集團等一批知名中醫藥企業,與高校形成人才“聯盟”;積極與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黃璐琦院士對接,讓15名中醫藥高端科技人才圍繞中醫藥產業發展碰撞思想,共建中藥材良種繁育基地,培育自主品牌,實現人才集聚與產業升級同頻共振。目前,該縣中藥材種植面積達5.2萬畝,開發“活血止痛膠囊”等有知識產權的醫藥產品20多種,中醫藥產業實現年產值30余億元。
精切細刨,制備育才造士“保健藥”。該縣把高端技術人才梯隊的建設作為重中之重,實行“項目支撐+校企合作+專家引領+技能培訓”培養模式。積極邀請現代經方專家黃煌教授開設中醫經方培訓班,大力實施建昌幫、旴江醫學傳人培養計劃;針對中藥傳統炮制領域“后繼無人”的尷尬局面,出臺“師帶徒”培養辦法,聚焦“傳幫帶”,培養優秀傳承人發揚傳承傳統炮制技藝。截至目前,已有10名學徒工學成出師。與江西中醫藥大學、江西中醫藥高等??茖W校等高校簽訂“訂單式”人才培養計劃,開設建昌幫藥業試點班,成立建昌幫藥業研究室、建設建昌幫藥業博物館、建立科研實習基地等,“訂單式”培養中醫藥專業人才65名。聘請省內知名中醫藥專家學者,組成中藥材種植科技特派團,采用“現場教學+互聯網教學”方式,圍繞中藥材種植、施肥、修剪、病蟲害防治、市場研判等方面,深入農戶專業合作社、田間地頭、農家庭院,開展中草藥實用技術培訓,培育了100余名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的致富帶頭人,提高了中藥材種植產業“含金量”。
慢火細煨,熬煮人盡其才“高效藥”。為實現人才與產業的有效連接、良性互動,該縣把用好用活人才作為人才工作的核心環節,積極為各類人才創造條件、搭建平臺,逐步形成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的良好局面。把平臺載體作為人才集聚、產業轉型的重要抓手,全力打造中醫藥產業“四大平臺”,即線上線下交易平臺、中藥材檢驗檢測平臺、國際交流合作平臺及中醫康體養生文化交流平臺,發揮基地、工作室“孵化器”作用,助推一批專業技能強的中醫藥人才釋放動能。充分利用麻姑山、洪門湖“一山一水”優勢,打造中醫養生康養示范基地,鼓勵中醫藥領軍人才“掛帥出征”,研究具有建昌幫、旴江醫學食療技藝和益王皇家食療秘方特色養生美食,促進“醫、藥、養、游”深度融合。目前,該縣共建有2400平方米的中藥材檢驗檢測中心及2個省級技術中心、3個產業研發地、建昌幫藥業研究室、旴江醫學研究院等,通過催生“用好一個人才、帶動一方能人、興起一個產業”的鏈式反應,推動人才資源向中醫藥產業一線配置,技術產業創新百舸爭流的態勢更加明顯。
直通車閱讀排行
-
9726 閱讀 2018-01-27 09:27
-
8446 閱讀 2020-10-11 19:47
-
4737 閱讀 2020-09-14 08:10
-
4377 閱讀 2018-01-27 09:27
-
3715 閱讀 2020-08-20 16:25
直通車華聲推薦
-
9 閱讀 2022-05-23 10:27
-
10 閱讀 2022-05-23 10:27
-
5 閱讀 2022-05-23 10:27
-
10 閱讀 2022-05-23 10:27
-
8 閱讀 2022-05-23 10:27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