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持續震蕩 該如何配置資產?
- A+
- A-
來源:廣發基金
過去幾個月里,市場進入了上下波動的震蕩行情,很多小伙伴都直呼跟不上節奏。
眼看著市場跌下去又反彈,還沒高興幾天,今天收盤又陰了,心情別提有多煎熬了。
于是有朋友向基長咨詢:“震蕩市里真的太難熬了,除了閉眼‘裝死’外,就沒有別的辦法了嗎?”
辦法是有的,其中一個就是做好資產配置。
多元化投資是唯一的免費午餐---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馬科維茨
具體到基金投資上,就是不同大類資產之間的配置,以及大類資產內部的配置。
不同大類資產之間的配置
大類資產有很多種,比如股票、大宗商品、債券等。
而大家了解較多的大類資產,主要是股票和債券這兩類。
股票波動大,但回報空間也比較大;債券波動相對比較小,但回報空間也相對不如股票。
一般來說,債券適合作為我們資產組合的壓艙石,一個常用的黃金法則就是債券和股票比例按六四開:
60%的債券和40%的股票資產。
當然,這個比例只是一個參考。人們在不同的年齡階段,風險承受能力也不一樣,股債配置的最佳比例也可以適當調整。
還有一個常用的方法就是用100減去年齡的方法來確定股票的配置比例。
比如小李今年25歲,這個時候可以配置的股票比例就是75%(100-25=75,那么股票配置比例可以設置為75%)。
到65歲退休時,風險承受能力逐漸變弱,此時可以配置的股票比例就是35%。
當然,風格激進一點的可以用120減去年齡,保守一些的可以用80減去年齡。
在確定了最佳的配置比例后,就可以根據市場狀況對資產組合做動態調整。
比如最近一段時間股票市場回撤幅度比較大,高估值的問題得到緩解,股市的配置價值相對突出。
同時,隨著股票市場的回撤,股票市值在資產組合中的比例也有所下降。
這個時候,我們可以逢低加倉一些權益型基金,讓我們的資產組合能夠維持在我們一開始設定的配置比例。
大類資產內部的配置
在確定了大類資產之間的配置后,我們再從賽道和風格兩個角度看看股票型資產的均衡配置。
先看看最近幾年非?;馃岬馁惖佬突?。
下表是幾個熱門賽道近的年度表現,可以看出,3個賽道的年化收益相差不大,但每個年份的表現相差很大:
數據時間區間為2017.1.1-2021.12.31,指數過往表現不代表未來表現,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如果我們押注單一賽道,那么中間可能會“眼饞”別人的收益,甚至在個別年份可能承受回撤的壓力。
但如果在這幾個賽道之間均衡配置,那么長期下來持有體驗可能會更好。
除了行業配置上要均衡外,風格上也要做一些均衡配置,這也是由A股風格切換頻繁的特性決定的。
數據時間區間為2017.1.1-2021.12.31,指數過往表現不代表未來表現,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從上表可以看出,在過去5年里,盡管成長風格表現比較突出,但中間也有連續兩年的時間(2017年和2018年)表現相對落后。
如果押注某一個風格,中間可能會因為投資體驗不好而割肉離場。
投資是一件長期的事情,中間的波動是一個比較大的挑戰。
無論是不同大類資產之間,還是某一類資產的內部,我們都可以通過適當做一些多元化的配置來降低波動,從而改善持有體驗。
直通車閱讀排行
-
9725 閱讀 2018-01-27 09:27
-
8432 閱讀 2020-10-11 19:47
-
4668 閱讀 2020-09-14 08:10
-
4377 閱讀 2018-01-27 09:27
-
3712 閱讀 2020-08-20 16:25
直通車華聲推薦
-
2660 閱讀 2022-01-04 18:36
-
48 閱讀 2021-12-22 01:14
-
40 閱讀 2021-12-22 01:14
-
35 閱讀 2021-12-22 01:14
-
49 閱讀 2021-12-22 01:14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