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成廣廈千萬間
- A+
- A-
記者 李維君 通訊員 廖祖英 楊書
小村鄉田壩安置點坐落生態茶園之中(資料圖片)。
咸豐縣清坪鎮大石壩村易遷安置點,搬遷戶和村民一起觀看文藝節目。記者 李維君 攝
高樂山鎮白水壩安置點 。該安置點 緊靠工業園區 ,為搬遷戶增加收入創造了條件 。 (本報恩施圖片庫 劉 驍 攝 )
易遷點的扶貧車間 ,為搬遷戶務工提供了方便 。 (記者李維君 攝 )
咸豐縣各級黨委、政府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指示精神,以決戰決勝的勇氣和擔當推進易地扶貧搬遷,全縣易遷總規模6715戶22706人,建設集中安置點174個,集中安置率達到90%以上,譜寫了一曲.建成廣廈千萬間,小康路上盡歡顏”的扶貧壯歌。
高位規劃 .五個靠近”建新居
.以前我們一家四口,擠在五六十平方米的木房里,離集鎮有10多公里,好不容易才坐趟車,現在搬進安置房,公交車站牌就在屋門口,買點東西背簍都用不著。”搬進新家過春節,陳兵有一絲不習慣。
陳兵是咸豐縣清坪鎮桐木園村人,今年春節前夕,陳兵按照易地扶貧搬遷政策入駐城郊白水壩工業園區的集中安置點,一家四口分得100平方米住房,由村民變成了居民。
白水壩安置點共建有210套安置房,與陳兵同時入駐的有157戶,均來自全縣各鄉鎮。安置點水、電、氣、有線電視、網絡等設施齊全,配套建設有超市、衛生室、文化活動中心等公共服務設施,安置房一樓便是扶貧車間,為搬遷群眾提供就業機會。
早在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啟動之初,咸豐縣就按照靠近城區和集鎮安置、靠近產業園區安置、靠近中心村安置、靠近產業基地安置、靠近旅游景區安置.五個靠近”和.依托產業布局安置點、圍繞安置點布局產業”的思路,下好安置點建設.先手棋”。堅持把易地扶貧搬遷作為推動城鎮化的有力抓手,讓農民變市民,靠近城區和集鎮規劃建設安置點18個;按照宜工則工、宜商則商的思路,鼓勵搬遷戶進城入園,多渠道就業創業,靠近工業園區規劃建設安置點7個;堅持把推進易地扶貧搬遷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結合起來,把易地搬遷作為就地城鎮化的重要途徑,搬遷戶可享受便利的入學、就醫、購物、辦事、文化娛樂等公共服務,靠近中心村規劃建設安置點38個;按照.短中長”.高中低”相結合的產業發展思路,確立白茶、油茶、藤茶、中藥材、恩施黑豬.三茶一藥一豬”的農村主導產業,靠近產業基地規劃建設安置點68個;立足.全域旅游·5A咸豐”戰略,推進旅游紅利全民共享,靠近核心景區、美麗鄉村、旅游節點規劃建設安置點43個。
精準施策 .五條路徑”促脫貧
搬遷是手段,脫貧才是目的。咸豐縣堅定不移走產業扶貧之路,.五條路徑”促進增收,確保搬遷戶長效脫貧。
.搬遷+特色產業”。黃金洞鄉太子堡安置點依托3個專業合作社,發展千畝水稻、千畝茶園和千畝油茶,打造精品民宿,穩定實現脫貧。五谷坪安置點由政府出資幫助流轉土地,發展莼菜100畝,49戶易遷戶每年靠發展莼菜就可戶均增收15000元。咸豐縣著力壯大.三茶一藥一豬”主導產業,推行.龍頭企業+基地+貧困戶”的經營模式,引進一批龍頭企業到村發展產業基地,對易遷戶實施一戶一策、一戶一業的差異化扶貧,特色產業發展基本覆蓋全縣所有搬遷戶。
.搬遷+鄉村旅游”。將茶園建成公園、讓茶區變成景區,僅僅兩年時間,黃金洞鄉大沙壩村成了遠近聞名的鄉村旅游典范,安置點群眾通過發展特色小吃、農家樂、民宿和土特產銷售,實現了長效脫貧。近年來,咸豐縣著力推進.全域旅游”.六村同創”,依托全縣建成的2個4A級景區,45個休閑觀光農業示范點和20個景區式美麗鄉村,易遷戶靠近景區、景點安置,吃上了.旅游飯”。
.搬遷+盤活資源”。忠堡馬倌屯、石門坎、廟梁子等安置點依托馬倌屯現代農業產業園,易遷戶務工有薪金、土地流轉有租金、股權分紅有股金、農家經營有現金、政府補貼有真金。咸豐縣著力推動建立.市場主體+村集體+貧困戶”三方利益聯結機制,政府獎補入股,村級.三資”入股,通過土地、林地入股或流轉,實現村集體有穩定收入,易遷戶有長期受益。
.搬遷+就業創業”。咸豐縣著力培育新型農民,對有勞動力的易遷戶進行技術、技能、轉移就業培訓,幫助聯系就業崗位,提供就業創業咨詢。同時,設立扶貧產業發展基金,實施.三鄉工程”、.千企幫千村”工程、.鳳凰歸巢返鄉”工程,支持大戶帶動易遷戶發展產業。目前,全縣轉移貧困戶就業9300多人,其中易遷戶就業創業2000多人。
.搬遷+扶貧車間”。自從搬進坪壩營鎮楊洞扶貧安置點的新家,.加班”成了羅美華的一種喜好。.車間就在家門口,計件付酬,多勞多得,誰也不愿意閑著。”楊洞安置點占地近百畝,地處集鎮,24棟安置房錯落有致,目前入住260余戶,三期建設接近尾聲,建成后共可安置貧困戶360戶,入住人員將達到千人。為了讓易遷戶.穩得住、能致富”,坪壩營鎮出臺政策:在小區開廠、安排60%貧困戶就業,廠房免兩年租金。這一政策吸引了咸豐縣久豐制衣有限公司、咸豐健步鞋業有限公司、湖北仁和康源農業有限公司。丈夫被社區聘為治安聯防員,兩個女兒有婆婆陪伴,羅美華一家五口居住在125平方米的安置房內,盡享天倫之樂,又有穩定的收入。咸豐縣著力拓寬就業渠道,通過招商引資,建設扶貧車間,幫助易遷戶在家門口就業,多個安置點都建有扶貧車間,形成.下工上住、前店后家”的布局,拓寬了易遷戶的增收渠道。
統籌推進.五大舉措”順民心
政府想得好周全,一屋老小易地搬,共享豬圈配套建,棺材農具有關攔。”豬年春節,咸豐縣朝陽寺鎮五龍坪村舉辦.春晚”,村民把易遷點上建共享豬圈的事兒編成花燈唱詞傳唱。
去年2月,五龍坪村五組易遷戶張茂權入住安置房,同時搬新家的還有家里的母豬。母豬.搬新家”后不久便產下一窩胖乎乎的豬仔,一共12頭,讓他家喜上加喜,增收有望。五龍坪村是一個生豬養殖大村,常年生豬存欄5000余頭,能繁母豬存欄528頭。為保證易遷戶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當地政府充分考慮貧困戶要求,在3個易遷戶安置點建設.共享豬圈”38間。豬圈內部按標準化設計,統一鋼管油漆門窗,寬敞明亮整齊劃一。
咸豐縣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按照.共建、共管、共享”的思路,強化安置區建設管理,努力讓易遷戶安居樂業。
堅持質量.共管”,讓易遷戶住得放心。始終把質量和安全貫穿到安置點建設全過程,讓易遷戶無后顧之憂。易遷項目嚴格實行.四制”管理,建立監理、鄉鎮易遷辦、村支兩委、駐村工作隊和易遷戶的.五方”質量安全監管機制。在搬遷入住前,政府與易遷戶簽訂房屋交付使用協議,明確各自的職責和義務,確保房屋質量安全,管理規范有序。
堅持配套.共享”,讓易遷戶住得暖心。按照.立足所需、方便實用、共享共管”的思路,加強安置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配套建設。充分尊重易遷群眾生活習慣和生產意愿,因地制宜,在集中安置點建設.共享豬圈”.共享農具房”.共享公共服務用房”.共享紅白喜事廳”.共享菜地”等,讓搬遷群眾享受方便舒適的生活。
堅持服務.共配”,讓易遷戶住得省心。按照.群眾點單、信息直傳、社區代辦”的思路,搭建網格化信息平臺,對安置點實行網格化管理,網格員可隨時查詢安置戶基本信息、就業狀況;搭建便民服務平臺,為易遷戶辦理生活繳費、證件證明、養老醫療保險、政策咨詢等,提供.全天候”服務;搭建微信公眾平臺,利用微信平臺進行黨政事務公開、政策法規宣傳、發布便民信息等,實現信息快捷互通。
堅持制度.共守”,讓易遷戶住得舒心。創新安置區管理,推行.一統三治六聯”基層社會治理管理模式,共同制定安置區管理方案、安置區村規民約等制度,民主推選安置區中心戶長、調解員、安全員、衛生監督員,形成.一制一長三員”小區管理模式,實現以制度管人管事,切實提升易遷戶自我管理能力。
堅持文明.共創”,讓易遷戶住得安心。教育和引導易遷戶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積極開展.文明社區”.文明樓棟”.文明家庭”等文明創評活動,建設安置區文化廣場、文化長廊和文化墻,組建社區志愿服務隊,開展文化素質培訓,變農民為市民,讓易遷戶和諧共處,共同打造干凈整潔、文明和諧的幸福新家園。
臺賬管理 .五個清零”保質效
分安置點制定工作進度表、分項目明確時間節點,鄉鎮(區)主要領導簽字把關,縣易遷辦按照各鄉鎮(區)制定的進度表對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實行按周調度、按月約談、按月通報,對未按時完成目標任務、影響易遷驗收和精準扶貧驗收的將移交縣紀委監委嚴肅追責問責……易地扶貧搬遷進入最后攻堅階段,咸豐縣提出建設任務清零、搬遷入住清零、拆舊復墾清零、工程結算清零、問題整改清零.五個清零”的工作要求,確保高質量易遷脫貧。
建設任務清零。對在建安置點嚴格落實包保責任制,統籌規劃建設房屋、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和生產生活配套設施,做到一次性設計,一次性建成。對已完工安置點,按照.共享模式”,圍繞安置點實際和搬遷戶所需,逐點調查摸底,列出配套清單,打捆報批,完善水、電、路、氣、網等基礎設施,配套必要的農具棺木存放等服務性用房、菜地圈舍等過渡性生產生活設施。
搬遷入住清零。對已交鑰匙安置點,采取有力措施和辦法,加快組織搬遷入住,確保入住率達100%;對未交鑰匙安置點,加快建設進度,做好入住相關準備工作,盡快交鑰匙入住。
拆舊復墾清零。將入住和拆舊復墾任務明確到人,做到搬遷入住和拆舊復墾同步組織、同步實施,限時完成。
工程結算清零。強化資金監管,規范資金使用程序,嚴格控制投資成本,強化資金績效管理,最大限度地發揮投資效益,做好一戶一檔和工程建設檔案等資料的歸集整理工作,同時加快資金撥付進度,按期完成資金結算。
問題整改清零。全面梳理歷次巡視、巡察、督查、審計、通報以及電視問政指出的問題,并列出問題清單、責任清單、措施清單、時限清單,逐一整改銷號。舉一反三,強化自查自糾,對存在的問題立行立改,限期整改,做到問題整改與推進工作同步落實。
易遷扶貧,讓一方水土養好一方人。咸豐縣把易地扶貧搬遷打造成民心工程、良心工程和滿意工程,確保.搬得出、穩得住、能脫貧”,堅決打贏易地扶貧搬遷攻堅戰。
湖北閱讀排行
-
229 閱讀 2019-12-31 16:25
-
228 閱讀 2020-07-14 12:38
-
193 閱讀 2019-02-16 20:21
-
178 閱讀 2020-11-24 10:17
-
165 閱讀 2019-06-27 11:07
湖北華聲推薦
-
96 閱讀 2020-08-06 11:24
-
95 閱讀 2020-08-04 15:28
-
84 閱讀 2020-08-04 15:28
-
82 閱讀 2020-08-04 15:28
-
84 閱讀 2020-08-04 15:28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