筍借春風爭作竹——高新區搶抓改革發展機遇行動又快又實
- A+
- A-
遼寧省第十三次黨代會和今年“兩會”上的省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支持本溪發展生物醫藥產業”。2月12日,省政府主要領導來溪調研期間對本溪高新區今后的建設發展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和工作安排。市委、市政府召開專題會議研究落實。省科技廳、省藥監局、省工信廳等部門主動來溪對接,了解本溪高新區發展建設需求,幫助解決瓶頸難題,研究制定支持政策。
如果說來自上級黨委和政府的關懷與支持像一股和煦的春風,那么歷經十余載沉淀積蓄的本溪高新區便有如一顆極度渴望成長的春筍,在惠風送暖、雪消雨潤的時節,破土而出,拔節而上,爭作一竹新綠。
錨定醫藥產業集群這個目標,推進要“快”
遼寧成大生物本溪分公司是省長李樂成實地走訪的企業之一?!笆¢L對我們企業寄予厚望,鼓勵我們安心經營、專心發展,爭取創造更優業績?!痹摴靖笨偨浝硗跞A介紹,幾天后省藥監局檢查組就對公司申報的三個新產品生產許可證進行了現場檢查,并以零缺陷的結果通過;2月28日藥品生產許可證正式下發企業。目前公司總投資4.7億元的二期建設項目克服疫情影響快速推進,一季度完成投資8000元,全年將完成投資2.3億元。
快行動、快落實,高新區打響項目建設主動仗。他們成立8個項目謀劃及服務推進專班,主要領導干部帶頭走出辦公室,深入車間廠房和施工現場,了解企業招工穩崗、排產計劃、發展規劃等情況,加強要素保障和日常調度,推動企業生產經營拉滿弓、項目建設開滿工。目前,高新區41個500萬元以上重點建設項目開復工率46.3%,遼寧成大十三價肺炎球菌結合疫苗等12個大項目復工,7個新項目開工建設,一季度高新區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了12%;同時,規上工業產值同比增長1.5%,雖受疫情沖擊影響,但生產經營態勢依然穩健。
疫情也未使招商引資工作出現“斷流”,高新區按下“云按鈕”,建起生物醫藥產業圖譜平臺,按圖索驥開展網上招商。一季度完成國內實際到位資金14.5億元;簽約10個項目,簽約額8.3億元,儲備投資2000萬元以上重點項目40個。
為了給項目建設注入源頭活水,高新區抓緊謀劃包裝項目來爭取各類上級專項資金支持,一方面邀請省直各部門的專家來區宣講政策,一方面對區內企業給予有力指導。僅一季度,高新區就征集包裝了十余個企業投資項目,其中上藥北方藥業化藥中試基地已獲批省級中試基地,遼寧千一公司獲批省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遼寧佰昊被列入省首批“帶土移植”技術攻關榜單,新增遼寧開影進入省“揭榜掛帥”項目(迄今高新區已有4個)。
政府專項債券項目是高新區爭取資金的另一個重要突破口。高新區去年申報的三個政府專項債券項目今年被納入全市第二批次重點專項債項目,且排名靠前,總投資7.5億元。一季度,高新區又再接再厲,包裝了5G智慧藥都產業園區等7個項目,擬爭取新一輪的國家地方政府專項債,總投資額達22.6億元。
儲備項目抓落地、簽約項目抓開工、開工項目抓投產,“天天抓項目、月月上項目”的激情在高新區被重新點燃。
站上拼環境拼效率這條賽道,服務要“優”
“公司老總一直想啟動上市融資,但我們哪有懂得資本市場的人才和資源啊,總擔心白忙活一場融不到資,更害怕被騙損失股權,所以一直站在資本大門外干著急?!钡?,遼寧長生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的財務總監曹金鈴最近已經不再焦急,而是變得很忙,忙著實施員工持股計劃來改善公司股權結構,忙著與各路上市保薦券商、基金公司、會計事務所、律師事務所會面磋商:“老總拍板了,在A股科創板上市!”
促使長生生物下定上市決心的,是一場科技企業投融資路演。這次路演由深圳證券交易所遼寧基地組織,只給了本溪高新區一個參加名額,區經發局副局長王華軍死乞白賴多要了一個,把長生生物硬加了進去。
由于生產實驗動物的獨特產品定位,以及爆發式的業績增長和獨霸長江以北的市場優勢,默默無聞的長生生物在路演中大放異彩,受到眾多上市保薦人、基金經理的青睞。會后,他們主動登門給長生生物推薦各種上市路徑、操作方案,各路擔保公司、會計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等紛紛跟進,前來尋求服務合作。曾經兩眼一抹黑的長生公司對上市融資很快變得心明眼亮,剩下的就是做出最優選擇。與長生生物一起參加路演還有遼寧中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同樣受到了各路資金的關注,目前正忙著籌備登陸A股創業板。
“懂金融、懂政策、懂企業”,這是曹金鈴對王華軍的評價,王華軍卻只認可一個“懂”:“我大概知道企業有啥著急事、鬧心事。初創期企業在資金方面就是想找合作伙伴、啟動資金,成長期需要銀行貸款支持,成熟期會想股權融資,做大做強?!?/p>
“三懂”誠可貴,“一懂”價亦高。高新區能夠成為全市瞪羚企業、雛鷹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聚居地,能夠形成一種比較濃厚的安商養商氛圍,其中一個原因就是這里懂企業的“保姆式”干部不少,用曹金鈴的話說:“沒事時連個電話都不打,打電話準有好事,上門就為了給你解決問題?!?/p>
為了更好地聽懂企業的話、讀懂企業的心,高新區日前向轄區企業發放《企業需求問題調查問卷》,全面收集企業關切的重點、難點和堵點問題,共梳理出27戶企業提出的56項問題,隨后逐戶向企業通報問題推進解決的進展情況,打通服務實體經濟的“最后一公里”。
一季度,高新區先后召開十余場銀企對接會和金融座談會,為36家有資金需求的企業對接了10家銀行,共放款1.68億元,比去年全年的企業貸款總額還多5000萬元。除了長生和中科,還有遼寧科碩、本溪格瑞斯特等多家企業啟動了上市融資工作。
企業需要平臺支撐,高新區便抓緊組建大型儀器共享平臺、共享實驗室服務平臺、國產醫療器械專利成果轉化與高質量仿制研究中試平臺、MAH(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持證轉化服務平臺。同時,積極搭建信息溝通平臺,加強企業與各高校、企業與企業、企業與管委會、企業與平臺之間的信息共享,打造加速要素集聚的強磁場。
企業銷售不暢怎么辦?高新區跟區內營銷實力強勁的企業研究,幫幫兄弟企業行不行?目前已達成多個合作意向,共同組建銷售公司,聘請營銷高手加盟,一起做大高新區的市場盤子。
高新區營商服務局局長侯新宇正在研究“拿地即開工”這一審批辦法的可操作性。他告訴記者,這是副市長、高新區黨工委書記方穎4月初率隊考察沈陽高新區時看到的新經驗,既要提高審批效率又要避免觸碰政策紅線,里面有很多“學問”。區營商局還拉出“省內通辦”“跨省通辦”高頻事項清單,對于記者所提的“能辦到嗎”,侯新宇回答這確實不是一個區營商局能辦到的事?!暗覀儾荒芾鲜谴凇蟛筷牎锇?,別人搞‘一窗通辦’我們也搞,別人搞‘幫代辦’我們也跟著搞,那高新區的比較優勢在哪里呢?現在辦不到不等于永遠辦不到,起碼現在得想到?!?/p>
抓住以改革促發展這個關鍵,措施要“實”
高新區上下所以能夠比起來、拼起來,在于他們攥住了“改革”這一關鍵抓手。
當下,高新區的體制機制改革正在穩步推進之中。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頂層設計,改革后的高新區黨工委(管委會)將作為市委、市政府的派出機關和機構,負責該區的政策制定、發展規劃、行政審批、投資促進等工作,原有的社會事務管理和園區開發運營職能都將被剝離。為此,高新區黨工委(管委會)提前進入陣地,變“要我改”為“我要改”,通過不斷聚焦和強化經濟管理和投資服務的主責主業,爭取工作的主動性。
4月7日、8日,記者參加了高新區黨工委召開的兩個半天的專題會議。全體領導班子成員和各部門負責同志一起學習泰州高新區、蘇州高新區的建設發展經驗,研究人家有什么、咱們缺什么?人家能做的為什么咱們不能做?應該做什么,怎么做?乍聽起來“有點虛”,過后感到“實打實”。
會后,一張大表格發到所有與會者的微信里,任務分解近百項,具體落實到人,時限規定到月。那時才知道,他們豈止在研究泰州、蘇州的經驗,這張表里至少涵蓋著國內十幾個高新區的先進做法,近段時間他們一直在比較論證。
隨后就是逐項調度,壓茬推進:
——主動對接省市發改、工信、科技、藥監、交通、建設等有關部門,爭取高新區發展急需的各項政策、各種項目、各類資金。
——系統梳理現有的招商引資、新引進項目、新開工項目、人力資源和專家人才、企業科技專項、技改專項等各類優惠政策的執行年限和執行情況,然后該叫停的叫停,該修訂的修訂,該完善的完善。
——制定“企業創新積分制”,形成對企業政策扶持的評分標準,集中有效資金支持重點企業、潛力項目。
——采取政策眾籌的方式,廣泛聽取企業呼聲,制定出臺高新區高質量發展的政策。
——組建高新區律師團隊、金融團隊和金融顧問團隊,積極搭建金融服務平臺。
——通過3P方式,引入社會資本,盤活閑置資產,推進建設存量項目和新建設項目,謀劃建設化工園區等項目。
——推進標準廠房、孵化園、創新園的市場化管理運行,創新評價體系和評價機制,及時清退經營不良的項目,實現騰籠換鳥。
……
社會事務管理剝離移交工作也在同步推進。高新區聘請了專業審計團隊,對各部門和各公司開展全面審計,確保機構改革期間各類國有資產不流失,4月底將完成全部剝離移交工作,取得體制機制改革的階段性成果。
高新區管委會機構和人員將在此次改革中大幅“瘦身”,現有各級工作人員全體起立、競聘上崗。為此,區黨工委不斷強化組織紀律、人事紀律和財經紀律約束,努力打造風清氣正的改革環境,確保隊伍不散、干勁不減。目前改革競聘方案基本就緒,“管委會+公司”的新型管理運營模式將在6月底前搭建完成,成為全市各類開發區改革發展的標桿和旗幟。
財經閱讀排行
-
227910 閱讀 2020-04-29 18:55
-
200494 閱讀 2020-04-21 14:01
-
200221 閱讀 2020-04-24 10:06
-
197181 閱讀 2020-04-26 11:41
-
194743 閱讀 2020-04-29 18:55
財經華聲推薦
-
0 閱讀 2022-05-02 16:51
-
26 閱讀 2022-04-20 11:16
-
35 閱讀 2022-04-20 11:16
-
23 閱讀 2022-04-20 11:16
-
15 閱讀 2022-04-20 11:16
評論